購物須知FAQ

希望傳承將愛傳承

讓生命再一次璀璨


遠古時期,人們會將往生者生前喜愛的衣物、物品
作為『陪葬品』下葬墓地

進而演變到戰國時期,凡有身份的奴隸主貴族
死後,往往都要以『活人』殉葬 (好的~非常衰 我知道)

所以常常時有所聞,盜墓者打擾著往生者的安寧
甚至連屍骨都被不尊重的對待

所以擁有權勢的人,能將陵墓越建越隱蔽,越埋越深
但一般市井小民怎麼可能在安息之後,能享有此等待遇呢?

於是在秦朝,出現了『紙紮品』用於葬禮
取代了『陪葬』 (拍手~~~~)
早起紙紮品的起因


1、賄賂土地神,請求照應 
2、告知鬼魂,避免騷擾
3、希望極樂世界的先人擁有舒適的生活

 

而焚燒紙錢可以賄賂陰間的鬼神,減少死者在地獄所受的刑罰

回歸到現代,小希小時候看新聞 
常常會看到 往生者可能會託夢給家人說 自己好冷
拜託燒件衣服 自己想穿什麼衣服

幼小的心靈 就在想 燒了就收的到? 那到底怎麼知道是給誰? 
地址要寫什麼?
這中間到底是怎樣的sop流程阿(抓頭)?

原來吼~~~
燒紙紮前會由道士或師父進行一連串的法事、科儀
就是要將各路神明、鬼魂照會過,安全的把紙紮及紙錢、庫錢送到我們的摯親手中....

我想每個人都有夢 小希也是....但年紀越大 夢想就越小
那如果在世時無法實現的夢想 
有一個團隊願意用專業 耗時耗工
讓摯愛的人 在另一個世界擁有呢?

於是超精緻!客製化!紙紮! 在此誕生囉~~~~(拍手~~~)
只要是往生者 生前所喜愛的都可以討論客製唷。

 

紙紮通常在以下幾個時間點燒化,也是傳統民俗常見的時機:

1、告別式前的每一個法事(簡稱做七)
2.功德法會
3告別式
4晉塔
5出殯後的初一、十五拜飯
6百日祭祀 (摯親逝世一百天)
7對年祭祀(摯親逝世一周年)
8摯親忌日 
9託夢 
10清明節

紙紮作為傳統祭祀的重要物品,紙紮的數量並非越多越好,通常依照祭祀規模、往生者意願及家屬預算來決定。 

此外,往往有些迷思的及禁忌的地方,像是場地、禮儀等等都要多去小心跟注意。

 

在傳統祭祀中,紙紮尺寸是否一定要與真實物品1:1相符? 答案是視需求而定沒有

民俗裡紙紮到了新的世界會自動「轉化」尺寸,所以不論比例大小,逝世的親人都是能使用的。

 

如何燒化紙紮以及該注意的地方有那些呢?
燒化紙紮的禁忌大多圍繞著一個核心是『保持尊重與誠心』遵守這些傳統習俗,不僅是對逝者的懷念與尊重,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。

  

一、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地點

  • 1、注意風向與天候:特別注意風向,避免紙灰隨風飄散到他人住家或建築物上,下雨天則不宜焚燒,以免紙紮濕掉無法完全燒化。

  • 2、周遭安全注意:避免靠近易燃物,保持燒化場地通風安全,遵守環保規定,避免嚴重造成風險或排放。

  •  


二、保持心態與行為的莊重

  • 1、保持尊重的心:燒化時應心懷敬意,如同與往生者對話,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思念與誠心。

  • 2、衣著整潔:衣著上建議以燒化紙紮時 自身安全為主,至祭拜塔位時,建議穿著得體,以示對往生者的敬重。

  • 3、不踩踏或跨越紙紮:紙紮是給往生者或神明的物品,不能隨意踩踏或跨越,這是極不尊重的行為。

  •  


三、燒化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
  • 1、不要用手或腳撥弄:在焚燒過程中,不應使用手或腳去撥弄紙紮,應使用長棍等工具,以免發生危險

  • 2、確保完全燒化:必須確保所有紙紮都完全焚化,沒有留下殘餘。如果沒有燒乾淨,傳統上認為往生者無法收到,也會造成環境的災害。

  • 4、燒化時的禮節應圍成一圈靜止,避免坐蹲姿勢,並在法師念經時輕聲念亡者姓名,表達敬意與誠心。燒化過程要維持肅穆,避免說不吉利的話。

  •  


四、焚燒前的準備及禁忌

  • 1、封條資訊要寫清楚:通常會附有封條(如三寶司、房契等),必須寫上往生者的名字、領取者的名字及燒化日期,讓亡者知道是誰送的、何時燒化,避免亡者收不到。

  • 3、擺放位置:不可放在神明桌或神明廳,避免冒犯神明。也不宜放在正廳、門口、廁所或廚房這些不適合的位置,放置時要避免阻礙進出和不敬的印象。

通常普遍都在出殯期間、頭七及百日祭前後完成燒化,如果錯過了這些重要時刻,也沒關係因為真正的心意沒有時效,只要有心,祭拜的意義就永遠存在。

 

紙紮藝術在華人文化中源遠流長,它不僅僅是一種手工藝,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,從傳統的喪葬儀式用品,逐漸演變為一種具有藝術價值和文化創意的表現形式。

 

一、傳統紙紮:承載文化與信仰的載體

紙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,最初是作為陪葬品出現,以取代「活人」或「珍貴物品」的殉葬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紙紮逐漸成為一種與喪葬儀式、祭祀活動緊密相連的工藝。
 
1.功能性與實用性:傳統紙紮的主要目的是服務於特定的儀式,例如製作房屋、汽車、金銀財寶、僕役等,讓往生者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享有物質生活。
2.主題與象徵:主題通常與宗教信仰、民間傳說、社會階級有關。例如,為往生者製作「天堂銀行」或「豪宅」,體現了人們對逝者的美好祝願。
  • 3.工藝與技法:傳統紙紮的製作過程繁瑣,需要運用竹篾、紙張、漿糊、彩繪等多種材料和技法,既耗時但也體現了工匠的精湛手藝。

  •  

二、現代紙紮:突破傳統的藝術創新

  • 隨著社會變遷和觀念的開放,紙紮不再僅限於傳統的儀式用途,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開始將其視為一種創作媒材,賦予它新的生命和意義。

  •  
  • 1.主題多元化:現代紙紮的主題更加多元,不再局限於傳統的「陰間用品」,而是延伸到各種生活用品,例如智慧型手機、筆記型電腦、名牌包、甚至是健身器材等,反映了現代社會的生活百態。
  • 2.藝術與設計的融入:現代紙紮在造型、色彩、細節處理上更加講究,融入了設計美學和藝術概念,使其更具精緻及觀賞性。有些作品甚至突破了傳統的具象形式,呈現出更抽象或裝置藝術化的風格。
  • 3.文化傳承與社會議題的結合:一些當代紙紮藝術家會透過作品探討社會現象或文化議題,例如環保、消費主義、網路文化等,讓紙紮成為一種具有批判性與反思性的藝術形式。
  •  

三、未來紙紮:能被取代的突破傳 統工藝

  • 雖然科技進步,但要完全取代紙紮工藝中的手工部分,目前來看仍有相當大的難度,而紙紮價格高昂,也正是因為其背後所付出的時間、技術與心力。
  •  
  • 1.為什麼機器難以取代紙紮:紙紮作品的骨架多由紙張疊構成,需要師傅憑藉經驗,手工將其成各種複雜的形狀。才能讓作品展現獨特的細節。機器雖然能切割、塑形,但難以應對非標準化的設計,也無法像人手一樣,針對不同作品的特性進行微調。
  • 2.精細的組裝與彩繪:紙紮最關鍵的步驟之一是將紙張料精確地貼合。這一步驟需要精準的力道與手感,避免紙張皺摺或撕裂。此外,作品上的彩繪與細節裝飾,更需要手工繪製與剪貼,展現出獨一無二的藝術性。
  • 3.情感與溫度的灌注:紙紮不僅是一件物品,它更承載著人們的思念與情感,當有客定紙紮時,常會提出特別的要求,例如製作一台與逝者生前同款的車、或是一間充滿回憶的老屋。這些客製化的需求,需要師傅與客戶溝通,將情感融入作品中,這份獨特的「人情味」是機器無法複製的。
  •  

四、紙紮在販售上價格較高的原因

  • 紙紮的價格並非只是材料費,更包含了工藝技術、時間成本與獨特性。
  •  
  • 1.繁複的工序與時間成本:一件大型的紙紮作品,例如傳統的「豪宅」或「跑車」,從設計、黏合、彩繪到最終組裝,往往需要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才能完成。這期間,師傅必須全神貫注,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心力。
  • 2.高超的技術與經驗:紙紮是一門需要多年累積的工藝。師傅的技藝決定了作品的精緻度與耐用性。從最基礎的結構穩定度到複雜的造型設計,每一道工序都考驗著師傅的技術,這份技術與經驗本身就是無形的價值。
  • 3.有客製化與獨特性:由於許多紙紮作品都是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訂做,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,這份「客製化」的服務,包含了設計溝通與手工製作的費用,自然會讓價格會更高。
  •  
  • 雖然未來可能會有機器輔助紙紮製作,例如利用3D列印來製作部分零件,但要完全取代師傅的手藝與情感,目前看來仍是天方夜譚,卻也是紙紮藝術的珍貴之處。